正邪相搏的胜负

  邪正相搏,即邪正斗争,指邪气伤正与正气抗邪之间的相互斗争。邪正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,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,而且影响着病证的性质和疾病的发展与转归。

决定发病与否

  正气强盛,抗邪有力,邪气难以侵害致病;正气虚弱,抗邪无力,邪气乘虚入侵或邪自内生而发病。

正胜邪退不发病

  正气充足,或抵御外邪入侵,或祛邪外出,或防止内生病邪的产生,机体不受邪气的侵害,不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,故不发病。

邪胜正负则发病

  邪气亢盛,致病力强,超越了正气的抗邪能力,外邪得以侵入人体,或内生病邪亢盛,进一步损害机体,造成机体阴阳失调,或脏腑功能异常,或心理活动障碍,或脏腑组织的形质损伤,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,发生疾病。

决定证候类型

  疾病发生后,其证候类型、病变性质、病情轻重、进展与转归,都与邪正胜负有关。正盛邪实,多形成实证;正虚邪衰,多形成虚证;邪盛正虚,多形成较为复杂的虚实夹杂证或危重证。感邪轻而正气强,病位表浅,病情轻,疗效和预后好;感邪重而正气弱,易于传变,病位较深,病情重,疗效和预后差。